10年前,他带领华商人在增城一片青涩的处女地上铲起第一锹土,埋下一颗希望与梦想的“种子”;
10年后,这里耸立起一幢幢巍峨耀眼的楼宇,翠绿的校园,宽广的运动场、灯火通明的中央图书馆……一座崭新的现代化的高等学府拔地而起。他的梦想成真。
如今,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已经成为增城地区现代文明的标志和进步繁荣的名片;已经成为众多莘莘学子充满向往和渴望的求知殿堂;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培养造就中国未来企业管理者的“黄埔军校”。
如今,广东华商教育集团,已经成为拥有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广州华商职业学院,附设华商酒店管理学院、华商汽车工程学院、华商技工学校、华商-澳洲国际商学院,华商常青大学等,覆盖大学本科、大学专科、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国际教育、学前教育、终身教育多层次办学体系的综合教育集团。
10年,一段不平凡的历史!10年,一个了不起的传奇!而这一历史和奇迹的创造者,毋庸置疑地属于带领全体华商人10年艰苦创业、百折不挠、励精图治、辛勤耕耘的华商教育集团掌舵人、华商学院创办人——廖榕就!
筑梦华商 矢志不移
初见廖榕就,你首先会被他俊朗挺拔的外表和温文尔雅的举止所吸引。谈及对他的第一印象,与他打过交道的人都会脱口而出:这是一个谦谦君子,善良、儒雅、坦诚、有风度、有修养、有亲和力。
与他交往,你则会发现藏在他温厚外表之下的激情与豪放,特别是与他神聊对谈,你会从他熠熠生辉的目光中扑捉到一种成熟男人身上特有的坚韧与执着。
他是中国改革开放第一代成功的企业家。随着中国民营经济的崛起,横跨地产、教育、金融、旅游、纺织等多个产业,并在实业上处于鼎盛时期的廖榕就,看到了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人才之困。他切身感受到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制约和瓶颈。
于是,10年前,随着中国民办教育政策的出台,廖榕就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办教育,开始正式筹建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后改称“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被称为“新时期民办教育的拓荒者”。
“我之前从未涉足过教育行业,但投资办学绝不是一时冲动。社会上有些人以为办学校和做企业一样,也是赚钱的。在我看来,办学校就是项公益事业,办教育实际上需要更多的公益心,需要足够的资金实力作支持,不能中途停下来。那时我的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我想好了:一定要坚持始终。”廖榕就当年的选择,是如此的目标明确,信念坚定。
创业艰辛百战多。“创业伊始,真是太困难了”,曾经跟随廖榕就一起打拼的工作人员,回忆起当年过五关、斩六将,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的峥嵘岁月,仍然感慨不已:
——尘土飞扬的工地上支起一张桌子,就成了董事长的指挥部,“奋战100天”的战役由此打响,他这位已经五十多岁的成功企业家又开始了新的创业和打拼。
——他每天早起晚归,中午和大家一起吃盒饭,建设现场时刻闪动着他的身影,处处留下他的足迹。烈日当头,晒得他皮肤铁黑,多日不见的企业家朋友都认不出他的模样,把他当成了工头。
——有一次他为了工作穿着讲究地去应酬,回程中,竟顾不上换下行头,就一头窜进满是泥泞的工地,仔细检查当日施工质量。等他走回车上,他脚上那双名牌皮鞋已经又是水又是泥,脏得不堪入目。擦鞋的阿姨一边精心擦拭,一边摇头叹息,都是那么大的老板了,为何要自讨这份苦吃?
——最大的困难是无水无电,如同战场上士兵无枪支无弹药,这仗怎么打?那些日子,老板带着我们四处奔波,八方求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的一片诚心终于感动了有关领导,领导积极协调各有关单位和部门,专为我们拉过来一条线。后来第一批学生入校,政府还派备用水车送来饮用水。真不容易啊,我们看到,老板在请求支持和帮助的时候,眼眶是湿润的。
这就是身体力行的廖榕就。他心无旁骛,亲力亲为,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把全部心血都投入到华商校园的建设中。当然,在被采访人员的滔滔不绝回忆中,我们听到的远不止这些感人的故事。
——老板也会遇到两难选择,那阵子,房地产出人意料得火爆,赚大钱赚快钱轻而易举。当时有一块地非常便宜,只要拿下就可稳赚,是先用手头的钱把地买下还是全都投到办教育上?老板掂量过后,还是非常决绝地拒绝了诱惑,选择了办教育!
——他不仅把全部的钱都用于学校的滚动发展,甚至会调集自己其他产业项目的资金来帮助学院发展。
——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他要求为学生宿舍全部安装了空调;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知识运用技能,他毅然决定建设校内“经管学科跨专业综合仿真平台”,平台里有银行、企业、工厂等全套运作系统,可同时容纳上千名学生实习,这套设备在全国民办学校当中是少有的。董事长说,只要是为办学,为教育,不怕花钱。
——董事长办学很用心,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倾注着他的心血。他喜欢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哪一块砖瓦摆放得不美观,他会马上叫人过来修好,看到那一草一木不漂亮,他会立即喊 “花王”师傅跑步前来修饰。他对校园绿化、种什么树苗,都要仔细研究。他对我们说,即使种一棵小树,也要想到未来五年、十年它会长成什么样子,它会不会成为校园令人赏心悦目的亮点。他希望十年树木,华商学院也会像武汉大学拥有一片樱花林那样,拥有让人流连忘返的花园。
——你问我们董事长最大的爱好是什么?那就是工作。他的最大乐趣就是办教育。只要说到工作和办学,他会立马激情四溢,乐此不疲。这就是真心实意办教育的廖榕就,他忠诚理想,坚韧不拔,始终如一,矢志不渝,自觉地践行和信守着那份沉甸甸的承诺。
走过10年,春华秋实,桃李芬芳。华商学院从最初的1000名学生到数万名学生,录取分数线逐年上升;报到率、就业率等重要指标连续数年雄居全省前列,先后荣获“广东省十佳独立学院”、 “2012年广东最具社会认可度学院”、 “广东最具就业竞争力独立学院”“广东民办教育突出贡献奖”、“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这一切,无疑是对廖榕就这位新时期民办教育先行者的最高褒奖。
未雨绸缪 抢占先机
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毫不讳言的谈到:中国制造能够让高铁飞驰,蛟龙入海,玉兔登月,却为何难以造出一只好用的圆珠笔,一个国人在海外疯抢的马桶盖?其实,大国总理的发问,正是廖榕就在办学过程中久久思索的问题。
在他看来,圆珠笔、马桶盖造不好的根本原因还是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问题。“作为长期在生产一线实践的实业家,我知道生产产品的质量,实际取决于专业技能人才的水平。面对世界技术浪潮的快速更新,专业技能人才的短缺,是中国制造最大的短板。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途径在于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实用性、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廖榕就不仅能够发现问题,而且善于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许是企业家特有的敏感、机警和睿智,使他总能在需求与供给的关系中找到市场。这一次也不例外,他在努力打造华商学院的同时,开始为他相继创办的华商职业学院和华商技工学校未雨绸缪,及早布局。
经过持续不断地调研考察,他想到了探索创新教企结合、工学一体的职业教育改革新模式。他还毅然决然地做出一个让所有人感到震撼的决定:将自己产业中的太阳城大酒店和汽车销售维修4S店投入到华商教育集团,为办学所用,在华商职业学院附设华商酒店管理学院、华商汽车工程学院。
廖榕就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廖榕就董事长身上,你永远会感受到一股不可遏止的创新冲动和激情。他的血总是热的。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对他的决定投赞成票。毕竟太阳城酒店已经是相当成熟和赢利的企业,当年,在广州打出租,出租车司机可以不知道增城市区在哪里,但一说太阳城大酒店,无人不晓。把这样一个聚宝盆拿出去搞什么教学改革试验?太不靠谱,不是丢了西瓜拣芝麻?
还有人算了一笔账,按照办学校的要求建设酒店管理学院和汽车工程学院,不仅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对现有的酒店和4S店进行改造、装修,还要建厂房、实验室、教室和配套文体设施,同时人力成本的增加不可小觑。酒店3000元月薪可雇一个熟手,而学生边学习边实习也要给劳务费,但三个学生顶不了一个全职的熟练工,人工费用却会翻番。汽车店搞维修销售,几千元招一个技术工人就可解决问题,但是带学生,边学习边操作,就必须花高薪聘请师傅带徒弟。这样做实在是得不偿失。
老师学生也有顾虑,老师觉得在校园里舒舒服服的教学就可以了,为什么要跑那么远去带学生?学生担心老板会不会把我们当廉价劳动力使用?
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质疑,廖榕就不为所动。超前的思维和思想的深邃,决定了他审时度势、把握机遇的洞察力、判断力和决断力。他绝不瞻前顾后、优柔寡断。他总会在赶在别人开始思考之前抢先一步、付诸行动。这就是企业家的胆识、谋略和气魄。
可喜的是,随着华商酒店管理学院和汽车工程学院的启动和运行,来自各个方面的疑问消失了,同学老师们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尝到了甜头,看到了自己未来走向社会的希望与光明,心定了,踏实了,学习和教学劲头十足。而也就在此时,国家频频出台关于加大职业教育的政策,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本科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其指导思想是,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形成一批应用技术大学、学院。人们由衷的佩服廖榕就带领他们再次踩准了时代前行的节拍。
“创业是华商薪火相传的精神,创新是华商立于不败的灵魂。创业之精神,创新之灵魂,已融入华商文化的骨髓。一部华商教育奋斗史,就是对创业与创新最好的注解和诠释。”廖榕就以这段精彩的语录,定调华商文化,同时也定格了自己永不满足、敢为人先的思想境界。
不久前,记者曾有幸列席华商教育集团的一次高层会议,临到会议结束前,廖榕就董事长突然对职业学院的领导提出,要他们抓紧调研,为开无人机专业做准备,他说,在他近期的调研中,发现这个专业未来会很有市场,北方城市有的院校已经办了起来,广东至今还没有专门开办这个专业的院校。华商职业学院要拔得头筹。在座的领导感到比较惊诧和茫然,因为这个先进的科技领域和技术,与他们的生活和既有知识相距甚远。廖榕就让他们克服一切畏难情绪,抓紧学习新知识,看准了就马上干。
在接下来和记者的交谈中,廖榕就非常坦诚地告诉记者,我并不是想为难院长和老师们,但我始终有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习近平总书记在院士大会上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新兴学科不断涌现,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带动几乎所有领域发生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特别是“机器人革命”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而且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机器人革命”将创造数万亿美元的市场。由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机器人技术相互融合步伐加快,3D打印、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军用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家政服务机器人已经成为现实。这些分析和忠告,足以让我们警醒。面对这样迅猛变化的趋势,我们的办学和教育如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那就会落伍,就会被淘汰。所以,我每天都在思考华商教育的未来应该站在怎样的高度和新起点上进行布局。
他发自肺腑的表述有些沉重,但很有见地,很有道理,这是一个对事业对追求极端负责的智者。他让记者再次想到了人们对他的另一个评价:我们的董事长永远是赛场上的领跑者,我们不断地追赶他,他则不断地刷新和创造记录!
国际视野 文化自觉
2015年12月2日,北京,中国大饭店,灯火辉煌。这里正在举行“华商-澳洲国际商学院成立庆典”,来自中国、澳大利亚的教育官员和200多位海内外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和庆贺这一盛事。
建立华商-澳洲国际商学院,是廖榕就的又一个大手笔。它不仅开中国民办教育海外投资办学之先河,成为中国民办教育跨越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廖榕就实施华商教育立足广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宏伟战略迈出的重要一步,
创办华商-澳洲国际商学院这一国际化构想,缘于廖榕就两年前的墨尔本之行。在这个美丽文明的国度和城市,令他萌发出非常奇妙的遐想和憧憬:建设一个崭新的、创新的、现代的国际化学习环境,为华商学子和中国的青年学生提供获得新视野、新体验、掌握重要国际技能和知识的独特机会,打造提升学生就业价值和造福社会能力的国际平台。他当时就为自己的这个美妙构想而激动不已。
两年过去,由华商教育集团投资的,也是中国教育机构第一个在澳洲建立的实体学校——澳洲国际商学院,诞生在享有高度国际声誉、多种文化共存、公司企业、优秀大学和学院云集的墨尔本。澳洲国际商学院得到澳大利亚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今年11月,澳洲国际商学院成功申请并获得相关澳大利亚监管机构批准(澳大利亚技能质量监督局以及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招收海外学生院校及课程注册登记),获得提供国际认可课程以及在澳大利亚招收及教授海外留学生的资质。
投资国际教育以连接中国和澳大利亚,华商-澳洲国际商学院的创立,再次显现了廖榕就博大的世界胸怀和超前的战略眼光。
其实,在廖榕就心中一直有一个伟大的梦想,他不止在一个场合表达过: “作为一个有志于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华夏儿女,投身教育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在美国,哈佛、耶鲁、斯坦福、麻省理工、康奈尔等世界一流的名校都是私立大学。我的梦想,就是要为中国打造一所一流的民办大学。当中国社会涌现出一批出自华商学院的商界精英那一天,就是我圆梦的那一天。也是我对祖国能作出的最大贡献。”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思想有多远,路才会走多远。他深深知道,办一流的教育,就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和开放的心态,必须认真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和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
因此,他为自己编制了特别的学习图谱和坐标系:横端是中华民族5000年绵延不断的优秀传统文化,竖段是世界现代文明的共同成果,从中不断地学习和汲取思想和精神的养分。
“文化的力量看似无形,但其人文关怀和和历史积淀所焕发出来的力量却是潜移默化、深刻久远、巨大无比的。华商教育要做强做大,要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百年名校老校,厚重延绵的文化底蕴至关重要。”
10年来,廖榕就一直为培养和打造华商教育的文化底蕴而不懈努力。他让“对话委员、牵手院士——高校英才培养计划”走进华商学院,请全国政协委员和院士为学生开办超越专业,跨越学科的高端讲座,并挑选优秀大学生和骨干教师与委员、院士结对子,在未来的时间里接受委员和院士的亲手指导、深度培养;他诚邀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举办报告会,使学生老师聆听真知灼见,开阔视野。他先后推进华商教育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大学和教育机构形成密切的交流与合作。他希望由于他的坚持和引领,能够形成华商厚重而好学、宽容而新锐、健康而立志的文化自觉和校园氛围。
站在华商教育走过10年的历史节点,人们看到,廖榕就将一块巍峨的石碑置放于学校的中轴线中央,石碑上镌刻着十个金光灿灿的大字:创百年名校,育华夏英才。
如此醒目,如此耀眼,他是希望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让一代又一代华商人时刻铭记华商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奋斗理想,他要办的是百年老校,百年名校,他要留给社会一个功德无量、永远造福人类的千秋基业。相信所有华商人懂得它的份量!
善行天下 大爱无疆
采访中,廖榕就不无自傲的告诉记者,他的家乡是增城新塘,新塘的粤语发音和英文的“Sun Town”很接近,因此,他喜欢把自己称为太阳之子。他也曾把自己最初的事业起名为“太阳城”。当然,他对太阳之子还有着他自己独特的解释:
“太阳是一颗恒星,每天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地,把光芒与温暖、憧憬与希望,平等无私地奉献给每个人,就像一位胸怀宽广、博爱慈祥、充满智慧的哲人化身。我们都是太阳之子,我们人生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创造价值、回馈社会。”
多么美好的人生定位!
廖榕就不仅这样想,这样说,也始终以这样阳光般的赤子之心,去竭尽所能地为人们的幸福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慈心济沧海,他曾先后为教育基金、治安基金、光彩事业、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等捐款捐物。其慷慨义举,多次受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表彰,受到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与褒奖。
。
在办好华商教育事业的同时,他和华商教育集团不忘帮助与带动增城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慷慨解囊,向增城中小学捐赠100架钢琴,让悠扬的钢琴声伴随着孩子们快乐成长。
他和夫人共同捐赠一所养老院,希望增城的老人老有所养,享有幸福的晚年。
他和夫人共同捐赠华商常青大学,这是广东省首所免费的私立公益性老年大学,先期开设旅游英语、音乐欣赏、舞蹈与歌唱四门课程,他们希望家乡的中老年朋友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散发余热,老有所为。
他和夫人共同捐赠增城挂绿湖体育公园,斥资3800万元人民币,其中包括建设3600平方米的运动健身馆1座、篮球场2个、网球场2个、标准游泳池1个、热水池1个,以及湖边码头、园林道路等配套设施。他和夫人表示,能够让家乡人民的生活多一份快乐、身体多一份健康,心情多一份舒畅,是我们怀有的一个最大最美好的心愿。
拳拳赤子之心,殷殷爱乡之情,廖榕就的善举感动和温暖着家乡人民。在家乡父老眼里,他是一位功成名就的企业家,一位桃李天下的教育家,更是一位知恩图报、古道热肠、胸有大爱的慈善家。
廖榕就则对自己的乐善好施,公益之心这样作答:感恩与回报,分享与责任。他说,我们不会忘记,华商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华商教育集团快速健康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立足广东,走向世界,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家乡人民始终如一的关心、呵护和支持。对此,我们常怀感恩之心,常思感恩之情。“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能以绵薄之力,不忘初心,让家乡人民共同分享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胜利成果,共同分享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财富,义不容辞,天经地义!
慈善是一项公益事业,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廖榕就希望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手有余香,善行天下。他也希望在这条漫长的跑道上,有更多的同行者。
十年征程,大道至简。廖榕就以其全部心血书写着实业报国、教育兴邦、回馈社会的人生华章;十载光荣,百年梦想。下一个十年、二十年,廖榕就将会以时不我待的豪迈,续写华商教育更加美好的未来,创造更加壮丽的人生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