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学院十周年校庆专访陈玉川院长:我眼中的华商十年

2015年04月02日  

风雨兼程,一路坎坷。不知不觉中,华商已走过了十年,回顾这些年,华商的成长我们有目共睹,而今天,在十周年校庆启动仪式上,我们有幸采访到了陈玉川院长,为我们讲述他眼中的华商十年。 

 

 

在采访中,陈院长怀着感慨,带着回忆向我们诉说:华商的十年,非常的不容易。从最初的广商办学点到现在的华商学院,十年华商经历了很多。而华商之所以能走到今天这一步要感谢的首先是国家政策的开放、扶持以及母体院校广东财经大学的帮助。如果没有这些支持与帮助,华商可能会走得更加举步维艰。 

 

同时,他也强调了,十年来华商广大师生们的共同努力同样是华商成长过程中最稳固的基石。“我是09年来到华商的,那时候,华商的配套设施还没有现在这么完善,甚至会出现在夏天断水断电的情况,虽然学生们也对此也会有意见,但他们给予华商的更多的是包容与理解……”陈院长回忆起自己初来华商时,感慨的说道。 

 

总结过往,展望未来。在谈到关于华商学院的目标以及下一步的发展计划时,陈院长说,国家目前提出了一个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目标,这对于华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华商在完善整个应用型本科院校体系上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华商的校领导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为应用型发展的目标铺平道路。 

 

同时,在教学的体系管理上,也需要做出一个大的改造,现在学生们在校园里学到的东西是否能用得到用得好,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谈到面对挑战,十年的华商是否会略显年轻时,陈院长说,“十年的时间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很短暂的,但是年轻的华商相比于其他院校,她很实在,也是富有活力的。” 

 

采访中,陈院长对于华商的广大学子们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作为院长,他希望能为学生们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让学生们能够在华商健康的学习、成长。同时,他也强调,华商的学子要成为今后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光学习是不够的,他鼓励学生们要多参加社团、社会实践活动,为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同时也希望学生们平时能在空余的时间多看看一些“无用”的闲书,这对于塑造品德、累积经验,都是有很大的价值。 

 

最后,陈院长表达了自己对于学院以及学生们的期望。“沟通、交流、包容、感恩”这不仅仅是陈院长对于华商及华商学子的寄语,更是我们在校园中,在社会里为人处世的准则。 

上一条:华商学院献血活动顺利 开展热血绘太阳 生命撒阳光 下一条: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十周年校庆启动仪式顺利举行

关闭